爱尚秀 > 生活 > 正文

​惊蛰是几月几号,惊蛰是几月几号

2023-09-26 07:28 来源:爱尚秀 点击:

惊蛰是几月几号,惊蛰是几月几号

本文目录

1.惊蛰是几月几号 2.惊蛰是几月几号 3.每年的惊蛰是几月几日几点 4.惊蛰是几月几号几点几分

惊蛰是几月几号

惊蛰的日期为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很重视惊蛰这个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惊蛰是几月几号,惊蛰是几月几号图1

扩展资料:

“惊蛰”节气后,南方暖湿气团开始活跃,气温回升较快,长江中下游以南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除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至6℃。

惊蛰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已达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时数也有了明显的增加。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惊蛰是几月几号

2021年惊蛰的日期:2021年03月05日 16:53 星期五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惊蛰时间在公历3月5-6日之间。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

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古代分惊蛰为三侯:“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惊蛰节气在农忙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唐诗有云:"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华北冬小麦开始返青生长,土壤仍冻融交替,及时耙地是减少水分蒸发的重要措施。"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这是当地人民防旱保墒的宝贵经验。沿江江南麦穗已经拔节,油菜也开始见花,对水、肥的要求均很高,应适时追肥,干旱少雨的地方应适当浇水灌溉。南方雨水一般可满足菜、麦及绿肥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防止湿害则是最重要的。俗话说:“麦沟理三交,赛如大粪浇”、“要得菜籽收,就要勤理沟”。必须继续搞好清沟沥水工作。华南地区早稻播种应抓紧进行,同时要做好秧田防寒工作。随着气温回升,茶树也渐渐开始萌动,应进行修剪,并及时追施"催芽肥",促其多分枝,多发叶,提高茶叶产量。桃、梨、苹果等果树要施好花前肥。

惊蛰是几月几号

每年的惊蛰是几月几日几点

每年公历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一岁(年)十二个月,每月对应一卦,卯月(包括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

惊蛰是卯月之始,“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二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

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重要意义

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方位和八卦以及干支时间是联系在一起的。

当斗柄指向正东方,卦在震位,是为卯月(仲春之月),万物之所出达也,万物出则天地变化可现矣。在二十四节气中,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

惊蛰是几月几号,惊蛰是几月几号图3

惊蛰是几月几号几点几分

2021年惊蛰时间:3月5日

阳历时刻:2021年3月5日 16:53:32

阴历日期:正月(小) 廿二 星期五

开始时刻:2021年3月5日 16:53

结束时刻:2021年3月20日 17:37

惊蛰是几月几号,惊蛰是几月几号图4

惊蛰简介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蛰虫惊醒,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古代分惊蛰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

惊蛰习俗

1、祭白虎:祭白虎是惊蛰的特色活动,白虎在民间传说里除了是守护一方的神兽,也掌管着中国的民间的口舌、是非。

2、吃梨:"惊蛰吃梨"是民间流行的习俗,因为“梨”与“离”谐音,有远离的意思。惊蛰又是昆虫苏醒的时候,农民在这天吃梨据说可以让虫害远离庄稼。

3、打小人:以前大家相信一些不干净的东西都是和昆虫一样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一开始大家是拿着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驱赶这些不干净的东西。后来就发展成木拖鞋拍打纸公仔,称为“打小人”。

4、吃烙饼:山东地区的习俗,在惊蛰的时候人们用粮食烙饼,祈祷今年的粮食可以丰收。

5、祭雷神 蒙鼓皮: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以上就是关于惊蛰是几月几号,惊蛰是几月几号的全部内容,以及惊蛰是几月几号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