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生活 > 正文

​机构和游资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2023-12-12 01:41 来源:爱尚秀 点击:

机构和游资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今天文章回答一个问题:

什么是机构票,看我在6月份发的光伏产业链图:

风电产业链图:

这些上中下游里细分行业,我特意标红的行业龙头,就是机构资金们关注的交易代码。

那么,游资呢,特别是A股最激进的打板接力资金,它们买什么代码?看下图

这批三连板个股,就是孕育市场每个阶段情绪龙头的开始

A股有5000家上市公司,让我来分类的话,我会划分为:

1、机构抱团的个股

2、游资抱团的个股

3、庄家吃独食的个股

4、机构、游资、庄家都不碰,但是偏偏被散户看上的个股

仅此四类,别无它选。

贵州茅台是哪个类型?

很明显是机构,而且是社保国家队外资金基金都买入的机构票。

这里插入一下——机构这两字包含如下范围:

1、北向资金的外资是机构

2、社保和养老金也是机构

3、公募基金还是机构

4、私募基金也是机构

资金体量越大,对资金安全的要求就越高,收益相对越“平庸”。

比如我们国家买了1万亿美元国债,收益常年也就2%;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主权基金——挪威养老金,它1万亿美元的资金,近20年年化收益是6%左右。

国内社保养老金近几年收益——大致在13%,规模是2万亿人民币。

国内一线公募基金经理,比如医药的葛兰,消费的张坤,半导体的蔡嵩松又或者其它,年化收益大致在15%,规模是200-1000亿。

规模更小的私募基金,收益会达到30%甚至以上。

这类机构资金会满仓去打板吗,学游资做接力打板?

必然不会,一天亏掉20%,一年就白干,本来就是赚手续费的,赚200%和赚20%的手续费没有任何区别,何必赌一把砸自己招牌呢?

对比之下再来看游资的资金,比如赵老哥八年一万倍,从10万做到10亿,不管这是真事还是故事。很明显,对于10万资金来说,一年赚10%的意义很小,所以就不得不追求一天赚10%,一年赚100%。

写到这,大抵是从资金体量来解释。10万翻倍容易,10亿翻倍就很难,这就是筹码心理。

我们再感受一下机构和游资如何选股,贵州茅台流通市值2.36万亿,今天成交量是40亿;

而彩虹集团流通市值是16.41亿,今天成交量是8.52亿,近期连续涨停。

为什么40亿丢到茅台里没动静,而不到10个亿却让彩虹集团本周4天都发生涨停?

很显然,这是两个代码的容量大小不一导致的。

贵州茅台的第一大公募基金招商白酒——它的持仓市值是108亿,其它类似基金还有2562家,一共持仓1800亿上下。

那么,他们为什么不去买彩虹集团呢?

很显然,彩虹集团一共才值33亿,这1800亿它根本就吃不下。

反过来看,游资一般也就花几千万买一只个股,就这几千万就要考虑让股价涨停。太大了,行不行?自然也不行,而且第二天没人接,还没法出货。

钱的多少,既决定机构和游资的选择对象不同,也同时对股价的波动影响力不一样。

回到技术层次的话——机构就不得不从周线开始判断强弱,而游资只需要看日线。

游资们思考今天涨停买入后,明天还得其它资金买入,其它游资买才能获利卖出,这个过程就叫接力,反应在K线上就是连续的涨停或者股价在五日线之上。

连板高度决定了游资愿意接力的情绪,这就体现在8连板,7连板的区别上;比如8月份还有一个8连板大港股份,9月份就只有7连板天顺股份,近两周无论新华联还是同兴环保都是5连板,到6资金就不愿意接力,反应到明天公元股份那儿就是接力的情绪压力。

那么机构这边呢,之前我已经多次重复——它看周线强弱,1000亿用了800亿,它如果选择加仓到900亿,那就必须考虑盈利卖出100亿的概率。

另外一个原因跟基民有关,股市上涨才会有基民去买基金,基金经理才有子弹去加仓,反过来说,市场下跌,基金下跌后基民集体赎回——一旦大规模赎回发生,基金就必须卖出持仓个股,卖出后市场继续跌,下跌后基民继续赎回,直到最后跌不动为止。

金融市场,问题的答案基本离不开钱,金融金融,就是资金流动。

钱多的求稳,钱少的激进;

赚钱的加仓然后继续涨,亏钱的卖出然后继续跌。

机构钱多,先考虑少亏;游资钱少,不得不考虑多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