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社会 > 正文

​他是中国传奇狙击手,最初3枪全部脱靶,几个月后却成美军死神

2025-08-18 03:16 来源:爱尚秀 点击:

他是中国传奇狙击手,最初3枪全部脱靶,几个月后却成美军死神

在各国传奇狙击手中,中国有一名排名世界前十,而让人惊讶的是,这名狙击手却是70年前来自朝鲜战场的志愿军!

此人名叫张桃芳。

张桃芳相片

1931年,他出生于江苏兴化,1951年3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2年9月,只接受过两个月射击训练的张桃芳,跟随24军72师,进入朝鲜战略要地元山。

令人大感意外的是,根据战友回忆,刚进入朝鲜战场的张桃芳,射击水平其实惨不忍睹。

在第一次练兵中,3枪全部脱靶,吃了三个“大烧饼”,作为惩罚,张桃芳不得不下厨帮炊。

志愿军炊事班

但事实上,这次射击脱靶,并不能全怪张桃芳。

虽然志愿军所使用的的莫辛纳甘步枪具有射击准确性好、耐寒等优点,被志愿军亲切地称为“水连珠”。

但由于枪管较短,子弹散布面较大,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刻苦训练才能百发百中,更别提只经过两个月的张桃芳了。

但练兵的失败并没有打垮张桃芳,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完全掌握这一武器。

水连珠

为要求自己在击发后一直想着目标,同时摸索出准星跳离目标后如何稳定的规律,张桃芳经常端着枪“发呆”,一端就是一个小时。

不仅如此,为增强臂力,他还用破床单装上沙土,自制了两个沙袋挂在手臂上。

练至最后,张桃芳已经可以在两臂同时带着几十千克的沙袋时,仍能不差分毫地扣动扳机。

经过一段时间的联系,张桃芳的狙击技术已经炉火纯青。

1953年1月,部队进驻上甘岭前线地区,而张桃芳将在上甘岭地区大放异彩,成为无数美国士兵的死神。

此时的上甘岭地区看似平静,其实暗流涌动。

由于刚刚经历恶战,战役双方的较量也由战场之上,转移至板门店的帐篷之内。

双方都不愿意承担挑起战役、破坏停战谈判的罪名,但又要使出浑身解数,力争战场上的主动权,为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提供筹码。

上甘岭

所以,志愿军构筑了四通八达的交通壕,还一度将“不随意开枪”作为了一条纪律。

但当敌人发现了这一点后,开始变得有恃无恐,不仅当面把南朝鲜姑娘带到阵地上公然打情骂俏,甚至还排着队向志愿军阵地方向撒尿,令志愿军火冒三丈。

气不过的40军355团9连副连长徐世祯,擅自用步枪在一天的时间内毙伤7名敌军。

他本认为会被通报批评,却受到了团里的通令嘉奖。

一时间,在北纬38度线绵延的200多公里战线上,成千上万个志愿军射手,将看似平静的山野,演化成了随时可能爆发杀机的战场,令美军风声鹤唳,但又无可奈何。

志愿军这一行动,是世界军事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被称为“冷枪冷炮杀敌运动”。

冷枪冷炮杀敌运动

而在上甘岭战役的冷枪冷炮运动中,张桃芳绝对是最耀眼的明星。

初入阵地时,24军军长皮定均,要求各阵地选出4名狙击手,给敌人一个教训。

刻苦训练的张桃芳立刻被班长汇报上去,而因为“三个烧饼”对张桃芳并不放心的连长,也在张桃芳准确无误地击中3个目标后放下心来,将他编入狙击手队伍之中。

张桃芳终于如愿以偿。

张桃芳在狙击

然而,作战初期,张桃芳的狙击并不顺利。

在进入上甘岭阵地后的第18天,他第一次趴到了射击台上,但由于缺乏打移动靶的经验,他越打越急、越急越乱,接连射出22颗子弹却无一命中。

第二天虽然“开张”了,但他瞄准的是第一个敌人,倒下的却是第二个敌人。

出师不利让张桃芳十分低落,但他毫不气馁,不断向老兵请教在朝鲜多山的地形中射击的技巧,同时更加刻苦地磨炼自己的射击技术。

志愿军狙击手

功夫不负有心人,用心琢磨的张桃芳进展神速,只用了不到两个星期,就成为了人枪合一、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2月10日,再次踏上前线阵地的张桃芳有如神助,用9发子弹射杀7名敌军,仅一天的战绩就超过了大部分志愿军老狙击手。

在此后的22天内,他一共发射子弹247发,击杀敌人71名,在所有狙击手中一枝独秀。

他的事迹也广为流传,但皮定均并不相信张桃芳的枪法如此之深,并派作战参谋以取经为名,去前线验证传说的真实性。

开国中将皮定均

两人刚到前沿阵地,就听到3声枪响,原来是张桃芳顺利消灭了3个敌人,传言的真伪已经无需验证。

作战参谋当即就将军长时间交付他的新皮靴送给张桃芳,并将他送到了团里办的射击训练班内,继续磨练技艺。

高手云集训练班中,张桃芳和战友们总结出了许多不成文的作战经验,比如洗澡的脱下裤腿再打、做汽车的等第一个人刚起身时连续打等等。

张桃芳在传授经验

不仅如此,经过不断地研究和讨论,他们还将敌人难走的道路和敌人经常落脚的地方,通通测好距离,编上号码,作为固定的封锁点作为参考。

在集中练习下,训练班28名学员进展迅速,并将经验发扬光大。

志愿军内涌现出了一大批冷枪作战的典型:

包括54天击杀471人的8连9班

毙敌178人的同壕兄弟吕长青

就连负责做饭的炊事员庞子龙,都在3个月内击杀了54名敌人

这些狙击精英,成为了“联合国军”的噩梦。而张桃芳,则继续着自己的传奇。

志愿军狙击手

对狙击手技艺的最大肯定,还是来自敌方。

尽管不知道张桃芳是何许人也,但敌军在上甘岭597.9高地上有一位神枪手的情况,对面却一清二楚,专门调来了绰号“幽灵”的美国王牌狙击手艾克上校。

一场中美王牌狙击手的对决,在上甘岭战场悄无声息地爆发了。

朝鲜战争美国狙击手

1953年初夏,张桃芳如往常一样走上阵地,但就在他刚刚走到3号狙击台之时,一串机枪子弹贴着他的头皮飞过,张桃芳脑袋一缩,趴在了交通壕里。

此时的张桃芳,已经是一名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兵,他敏锐地察觉到,自己被敌人盯上了。

为确定敌人的方位,他将一顶破钢盔用步枪顶出战壕,吸引对手开枪。

志愿军缴获的美军钢盔

此前他多次利用这种方法引诱对手暴露位置,但这次他却失手了,钢盔晃了半天,对手却一枪未发,显然,这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对手。

但一计不成,张桃芳又生一计。

在匍匐到战壕尽头后,他突然一跃而起,几个箭步穿过一小段空地,对面机枪又是一个点射,子弹紧追着他的脚面,打得地面尘土飞扬。

张桃芳回忆当时情景

张桃芳脚下一软,摔进了射击台左边的掩体里。

对面也暂停了射击,静静地观察着对面阵地的风吹草动。

但这其实是张桃芳的假动作,在成功进入掩体后,他慢慢抬起头,寻找敌人的踪迹。

经过长时间的搜索,他终于在对面山头上的岩石缝隙中,发现了对手的踪迹。

美国狙击手

张桃芳立刻出枪,但对手同时也发现了他,躲开了张桃芳的攻击,随即手中的机枪吐出了凶猛的火舌,张桃芳再次被压制在掩体内。

经过这次短暂的交手,双方都领教到了敌人的厉害。

此时枪炮轰鸣的战场此时在两人心中寂静无声,双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干掉对面那个最狡猾、也最可怕的对手。

战场环境

而发现敌人将枪口始终对准他位置的张桃芳,悄悄地移动到了射击台的右侧。

经过十多分钟的观察,确定敌人没有发现在自己的踪迹后,张桃芳猛然起身,枪托抵肩,即刻击发,几乎与此同时,对手也发现了张桃芳,立即转动枪口扣动了扳机。

高手对决,胜负只在一瞬之间。

张桃芳的子弹比对手快了不足一秒,但就是这一秒决定了命运,当张桃芳的子弹穿过对手的头颅时,对手点射的子弹却贴着张桃芳的头皮飞了过去。

幽灵阵亡后,美军对张桃芳无计可施,只能让士兵多加防备,张桃芳也在朝鲜战场上,继续着自己的传奇。

根据战后统计,除集训、开会时间外,张桃芳单兵作战32天,毙敌214名,创造了朝鲜战场冷枪狙击射杀的最高记录。

更夸张的是,虽然身经百战、屡次犯险,但他却毫发无伤,全身而退。

1953年6月,张桃芳出席参加第二届全国青年代表大会,愿军总部为其荣记特等功,并授予他“二级狙击英雄”荣誉称号,朝鲜授予他“一级国旗勋章”。

一级国旗勋章

几十年后,在美国评选的世界十大狙击手中,张桃芳位列第8。

但除张桃芳外,其他狙击手都配有世界上最好的狙击枪,这一排名,实际上并不能反映出张桃芳的真正实力。

1954年,张桃芳成为了24军唯一一名新中国第一代歼击战斗机飞行员,结束了他的狙击手生涯。

世界狙击手排名榜单

2007年,传奇的上甘岭狙神因病逝世。

而陪他一起创造奇迹的莫辛纳甘步枪,现在正陈列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向每一位观众诉说着张桃芳曾经的传奇。

参考资料:

王顺东《皮定均与狙击手张桃芳》

孙文晔《张桃芳 朝鲜战场上的传奇狙神》

孙文晔《让子弹飞——上甘岭狙击手张桃芳的传奇人生》

林儒生《张团长的故事——对狙击英雄张桃芳的“特殊”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