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社会 > 正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奏响国歌第一人——罗浪

2025-07-25 16:36 来源:爱尚秀 点击: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奏响国歌第一人——罗浪

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上,一位29岁的青年军官,面向阅兵联合军乐团,手持指挥旗,在他做出起势下拍的刹那间,国歌应声而起。这位年轻的军官就是“新中国国歌指挥第一人”——罗浪。出生于泉州戴云山下的他,以音符作为武器,在音乐指挥和乐曲创作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视频加载中...

回忆起当年在开国大典仪式上奏响国歌一幕,作为开国大典军乐队总指挥、原解放军军乐团团长罗浪记忆犹新。

原解放军军乐团团长 罗浪

“开国大典的时候,我当时是军乐队的队长,排练的时候林伯渠都是这么说的,现在鸣礼炮,升国旗,奏国歌。”

可是,两声礼炮之后,罗浪却没有听到林伯渠“奏国歌”指令。

原解放军军乐团团长 罗浪

“怎么还没有宣布啊,这时候林伯渠给忘了,我就开始(演奏国歌)。”

当年只有29岁的罗浪,随机应变,及时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音乐翻开了中华民族崭新的历史篇章。

罗浪依然对筹建开国大典乐队的过程记忆犹新。

原解放军军乐团团长 罗浪

“我们是背着背包,行军到部队的所在地,然后一样一样去问清楚,把军区的介绍信拿给他们看,这样才把分散到部队当中的,吹奏员、乐器等等一样一样地收集起来。”

经聂荣臻司令批准,该军乐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军乐队,罗浪担当军乐队队长,这也是我国首支军乐队。1949年8月,组织上又决定由罗浪负责组建一支200多人的联合军乐队,迎接新中国的成立。

原解放军军乐团团长 罗浪

“开国大典以前,都是秘密。知道开国大典的,就是毛刘周朱陈林邓。”

接到命令后,罗浪立即联合了20兵团各部队的军乐队成员,并收编了北平警察局军乐队20多人,经过政审组成了200多人的联合军乐队。

原解放军军乐团团长 罗浪

“这个乐队没有人认谱,简谱也不认得,不要说五线谱了,不认得。这个乐队队员是怎么样学习的,就靠乐器吹奏学习的,乐器学习的时候,就是do re mi fa sol这样的,do空手吹号,do re两只手按着,do re mi fa sol,这样才把这个东西记下来。”

转眼到了9月初,乐队用什么曲目的问题再一次摆上阅兵总指挥部的日程。当时有人主张用世界上通用的曲目,有人主张采用苏联乐曲,罗浪则提出能否用经改编的革命歌曲,几种意见争论激烈。

原解放军军乐团团长 罗浪

“会上杨成武就把我叫过来,你回去今天晚上把你的意见写出来,把你要用什么曲子,也都列好,明天交给我转到总指挥,他说交给周总理,周总理说这个我定不了,还要送到毛主席那里,毛主席就批了:以我为主,以我国为主。”

当曲目正式定下后,离乐队演奏却只有3周左右的时间。罗浪一边组织军乐队排练,一边四处搜罗适配乐器。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出于保密的需要,罗浪并没有立即得到要在开国大典上演奏代国歌的通知。

原解放军军乐团团长 罗浪

“我正在排练的时候,有个上级,当时是我的华北政治部文化处的主任,他把我叫去,他说明天排练(彩排),这个乐队任务是准备开国大典。”

罗浪女儿 罗静

“29号好像还到下午了,所以他时间特别紧,他知道这个消息以后,马上就得编配器,因为整个联合军乐队,各个不同乐器要有不同的部分,我记得后来我爸说过,时间太紧了,所以他只能用最简单的八度伴奏作配器,让乐队队员连夜抄分谱,完了他们进行了排练。”

到了这个时候,罗浪才知道,自己每天准备的阅兵演奏将亮相开国大典。兴奋紧张之余,罗浪感到更多的是责任重大!

开国大典上,罗浪按照演练时的程序,果断而沉着地举起指挥旗,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天安门广场响起。广场上,一片欢腾。从阅兵式开始到为群众游行演奏结束。此时,军乐队连续站立演奏近6个小时。200人的乐队,没有错一个音符!几十年后,罗浪在接受采访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