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社会 > 正文

​你的灯亮着吗?————雨晴

2025-04-16 19:29 来源:爱尚秀 点击:

你的灯亮着吗?————雨晴

一本书看完用不了多久,看完不等于结束,还需要领会,或许不会在脑海中留下什么,但总归会有痕迹。


接连看完了何权锋的《初心》、《谁动了我的奶酪》、《你的灯亮着吗?》,总是找不出一个完整的时间去输出成文,虽然每天都有五百多字的输出,但总觉得不输出成文就少点什么?安慰安慰自己,给这本《你的灯亮着吗?》留些些许痕迹吧!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很疑惑,灯亮不亮,睁开眼看看不就知道了吗?还用问!

那么,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问题:


有一个隧道,光线很不好,因此在隧道口,有一个大大的牌子提醒过往司机进隧道前要开灯,出了隧道之后400米处,是全世界景色最优美的一个风景区,并且有一个很漂亮的观景台,可以将美景尽收眼底。


司机往往会在这里停留很久,活动身体,可能还会参加一场不大不小的野餐,但每天几乎会有十位左右的旅客忘记关车灯,当他们打算再次出发时,往往发现车子已经没电了。有了这样不愉快的经历之后,再次来到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如果是你,你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将隧道的光线加强还是任由此事如此发展下去?但无论是哪种方法,都会带来新的问题。

而这件事的问题解决者,只在隧道出口处竖立了一块牌子:你的灯亮着吗?


这或许只是一个故事,但你看到了吗?它反映了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穿别人的皮鞋走路


看到这几个字,你脑海里会想到什么?我傻了吧!怎么可能去穿别人的鞋。别急,细细听我说说,或许你就清楚此“鞋”非彼“鞋”。


美国的印第安人有这样一种习惯:穿别人的皮鞋走路!因为如果皮鞋是用生的湿牛皮做的:它会在另一个人的脚上慢慢变干收缩,直到合脚为止,这时候两个人就是同道中人了。


这里的鞋不单单是鞋,还有可能是他人的经验、智慧、观点、做事方法……。


如果我们对他人优秀的东西,用心学习,不就是一种穿别人鞋的时候吗?采用他人的经验做自己的事情,或许不太适合,但这个过程,我会们却会不断的调整,直到真正符合自己的生活,人们最初的学习不就是通过模仿而来的吗?


穿上别人的鞋走路,总比光脚走路好的多。

当你能穿上别人的鞋,那说明你们可能是同道中人。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现阶段,随着网络化的发展,信息传递越来越快,一则新闻可能短时间内会在不同的平台传播,语气用词可能都一样,但如果某一家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那么它就会成为赢家。


只要你能成长,谁会在乎你穿没穿别人的鞋呢?只要你让这双鞋在你的脚上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又何必去追究鞋的来源呢?找到自己的鞋固然好,如果找不到,试着穿穿别人的鞋,或许你会发现别人的鞋也是适合你的呢?


到底是谁的问题?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跟伴侣吵架:伴侣问你,你到底要什么?是要多陪陪你,还是要多多赚钱回来?你的回答是:既要多陪陪,也要多多钱。那最终结果是什么?两者兼容的可能性太小了。


有时候,你不禁问自己,你到底要什么?答案往往是:我也不知道。

再来看这样一个故事:


有三个点生产同一个产品,这三个点是属于同一家公司的,公司中层找了一个电脑程序员,帮助他们解决成本过高的问题,当程序员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后,中层回答:这个原因他们很清楚,撤掉两个生产成本高的点,全部在成本较低的生产点生活,但为什么他们不去解决呢?

因为成本高的那个点,有重要领导驻守,所以不能撤,所以找来程序员结果这个问题,他们坚信计算机的能力是很强的。


这就说明:

无论表面上如何,在你提供他们所要求的东西之前,他们极少知道他们自己想要什么。

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知道问题是什么,解决问题就是一件非常不值得一提的事。


这里说个囧事吧!五一节,贵阳最高处游玩,最高处有个湖,张先生和闺女自然下湖游泳,我则在岸边自恋,无意识中将车钥匙锁进车里,吃的、喝的、玩的、穿的通通锁住了,留在外面的就只有两个穿的很少的父女和一部即将没电的手机。


这里,先夸夸张先生,没有生气,而是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给家人打电话,打车送备用钥匙过来;第二,安排我带闺女吃东西,加上求助给手机充电。


知道要做什么,事情就简单了,很快我就找到了充电的地方,闺女也吃饱了。

送钥匙的车子虽然走错路了害的,父女俩在落日下挨冻啦!以为两个会生病结果什么事都没有。


不过现在想来,对于张先生还是我,却是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算是圆满解决了。


假如张先生没抓住问题的实质,责怪我,情境会是这样的:起初我会自责,他讲的多了,我会发火,我们会互相埋怨,然后吵架,闺女哭,手机没电,我赌气不做任何事情,然后妥妥的挨冻,生病,然后所有的美好将付诸一炬,而且以后再也不会去那个美丽的地方。


其实,很多时候,到底是谁的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实在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试着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或许你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做事,另一种人制造出事让其它人来做。

远离那些找事让别人做的人,你就能好好过日子了。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做事,另一种人领赏,做第一种人吧,那里的争斗比较少。


这本书的故事和金句都会引起你的思考,如果感兴趣可以看看书,或者翻看雨晴的心灵之约5月5日至5月7号的读书笔记,或许某句话就会给你新的启示。


作者简介:雨晴,生活在南方的北方女子,有女汉子的性格,也有南方女子的细腻。爱好写作的工科女;热爱环保公益的志愿者,爱好阅读、朗读的性情女子。微信ID:tingting-860310.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关注下图公众号。每周更文1-2篇,其余时间更新每日读书笔记,说不定那句话就触动你的心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