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生活 > 正文

​洋河封坛酒42度,洋河1949封坛酒怎么样

2023-10-14 03:26 来源:爱尚秀 点击:

洋河封坛酒42度,洋河1949封坛酒怎么样

洋河封坛酒42度,价格在2000元左右。这款酒的口感非常好,入口绵柔,回味悠长,喝起来有一股淡淡的粮食香味,酒精度数不高,适合日常饮用。如果你想买买一款低度酒,不妨考虑一下这款酒。”酒说践行“让全世界爱酒的人都能喝到高品质的酒”的使命,为大家提供优质的酒类消费指导。“酒说践行的是“让每个人都能喝到好酒”。在这里,你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酒,也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酒庄。

一:洋河封坛酒42度价格表

有收藏价值五十度以上

二:洋河封坛酒42度礼品装4瓶

不知你是在什么地方。北京这边的天之蓝46度的市场零售价普遍在510左右,我们这卖388(美酒世界)

蓝色经典天之蓝没有所谓招待用酒,所有正宗的天之蓝都是六瓶装的,所以你说的4瓶装的天之蓝招待用酒可能是假的!

三:洋河封坛酒52度价格表

酒鬼酒封坛年份酒十年黄坛52度500ml参考价格:¥499.00 如果我的答案能够给您一些帮助,希望不要吝啬送上一个“好评”!

四:洋河封坛酒52度1500ml

某宝拍卖成交价是1401元

五:洋河封坛酒68度价格表

欢迎

受双十一电商活动影响,本期酒款价格有所变动,多数变动为价格下调。

比如普五、内参、珍酒、白云边等部分酒款此前的价格已经被电商击穿,因此好价、建议入手价随之更新,但调整幅度不太大,毕竟好价不常有,不具普适性。

有些第三方店铺急需去库存,偶有好价、漏价,但大多数酒友对第三方的货源持怀疑态度,尤其是现在高仿酒数量惊人,技艺炉火纯青,以假乱真,假酒早已不再局限于茅台、五粮液、洋河、汾酒、剑南春等名酒,连一些小众冷门酒也被盯上了。

如果你对某些第三方店铺知根知底,是可以入手的,但最靠谱的渠道依旧是电商自营、官方旗舰店、经销商、连锁商超等。

前段时间茅台价格一路走低,散瓶飞天价格一度跌破2600块,其实市场从来不缺茅台酒,无非是看暂时囤在了谁手里,只要有大商放货,价格立马回落,这个链条的每一个枝丫都趴着无数人。

最近听到了好些酒要涨价的消息,他们涨价的逻辑很好理解,但这种行为还是要抵制、批判,总被酒厂撕开腰包的滋味并不好。不过白酒的增长早已摸到了天花板,消费者的购买力和市场容量是有上限的,各大品牌白酒是在存量市场抢肉吃,你多吃了一口,就对应着别人少吃了。

茅台提价的声音已经喧闹了两年,迄今尚无实锤消息,但五粮液计划外涨了90块,并且要求经销商计划内和计划外拿货按3:2强行摊派,如此一来,五老二涨几十块怕是跑不掉了。

习酒今年业绩提升巨大,大概率反超了郎酒,酱老三很可能要升至酱老二,与此同时,涨价的声音亦甚嚣尘上,我一直比较喜爱的年份酒涨幅惊人,以后不喝了,君品和窖藏据说也要提价10%左右。

就连江淮某非全国性品牌也要提价一百一瓶,年底了,自嗨的行情还是相当疯狂。

从前汾老大走亲民路线吃过的亏,酒企杯弓蛇影,他们提出的所有概念不过是给涨价找借口。对于一二线酒企来说,涨价不一定能赢,但不涨价等于自断一臂,他们走在割韭菜的路上,只能一往无前。

相信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飞天迎宾的价格回落了小半年了,遵义1935倒是换了个瓶子继续洒脱,出厂价和飞天迎宾一样,都是388块,后来涨到488块,最新一次提价到588块,换成茅台1935后,价格离飞天茅台越来越近,这也使得飞天出厂价大涨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

关于茅台系列酒,短期内依然不会更新他们的建议入手价,随行就市就好,起码在我的理解里,绝大多数的酒款都是中间商在炒作。

五粮液不多说,他们即将到来的成本价与如今的市场行情价已经打了个平手,后续如何有待观察。

我有时候理解不了酒厂的逻辑,请大伙儿评评理。

那天和一个即将涨价的某酒厂的人聊天,我说你们之前的价格都已经卖不动了,听说动销巨差,倒挂都没消费者买账,可有此事?那再涨价不是要逼死经销商吗?他说:确实是的,很多经销商反馈卖不动,但涨价也会逼着终端价格涨上去,大家还是在一个起跑线,对经销商来说不是坏事。

我两眼冒金星,觉得智商受到了侮辱……把他骂了一顿才消了气。

汾酒青花30新老款的价格出现了变数,原本复兴号价格高于老款,现在市场行情翻转了,很多地方出现了老款价格打平或略高于复兴号的情况,但由于老款在各个渠道依然有存量,呈现出的态势也是分化严重。

人呐,往往也是贱脾性。以前青花30五百左右就能买到时,很多人认为这个酒就那么回事,没人认为其能打800档的五粮液、国窖,甚至还各种看不起。现在涨价了,已经有好几个人跟我说喝了青花30,觉得口感舒适,与那些定位高端的产品相比,丝毫不逊。

我们喝酒,要喝自己的喜好、偏爱,而不是照着价格评价。这点在前面提到的飞迎、遵义1935亦曾有体现。

与前两年相比,现在想要寻找一款大厂嫡系高性价比酒变得非常困难,好在年前这段时间白酒行情不会太好,也许双12还有机会捡点过年喝的酒。但我自己对双12是没有期待的。

小众酒的价格稳如泰山,买的人少,买过的人也不会持续买,靠的是新韭菜,一茬又一茬。

不得不说泸州老窖在玩瓶子这块比茅台还要略胜一筹,国窖花样繁多,每一款都能讲出故事来。我在《非大流通酒款价格表》列的大多数是近期买过的,喝过的品种比这个要多,但我不会再继续买下去了,他们搞不出更好的酒。

在浓香这一块,我更期待五粮液和洋河会不会新出一些顶尖冷门酒,后者有一款叫国家宝藏的酒,价格不菲,颜值颇高,我一直没机会找到靠谱渠道入手解惑。洋河市售最好的酒是手工班,听说还要升级,那也意味着提价,但他们目前品质最好的其实是68度封坛酒。

像茅台50年和茅台30年的价格看看就好,类似的还有习酒生肖酒,特别是鸡年,价格整容成了凤凰,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人买。混迹这么些年,绝不敢低估少数人那颗集邮的心。

这种非流通产品,捡漏靠缘分,还得多长个心眼儿提防假酒。

很多人问我未来短期及长期的白酒行情,他们的初心是为了增值,而我极为反感这类行为。论起白酒行情,这是个大话题,很难讲,也讲不好。姑且抛砖引玉聊一聊。

我对白酒未来是看衰的,这种看衰不针对某一款、某一品类或某一香型,原因放在其他行业也一样:经济环境不允许。

但那些有志于在这个行业大展身手的人,我也是支持并祝福的,因为这个行业长期来看会存在很久,且以各大酒企的性质,很难犯原则性错误,是个铁打的营盘。

大伙儿可以回溯一番,自打疫情开始,哪些行业在爆发,哪些行业在萎靡,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萎靡的原因又是什么。我个人这两年没有做任何大额投资,除了买房,之外买最多的就是酒,恰恰买这两个完全不是为了投资,房子我不论涨跌都是长期持有,留给孩子,将来让他自由处理,白酒更是如此,只是为了喝。

我知道自己的尿性,买任何东西都不是对其未来的看好,纯粹是看到了想买了就买了。之所以买这些物件,可能是因为买别的我也不会。哪怕是我自认最为懂行的互联网行业,我也早在那几年烧钱最疯狂的时候就再也提不起劲了。我喜欢实业,但我又干不来。

在疫情开始前也曾小折腾了一下,后来关张及时,也算止损得恰到好处。换算下来差不多是一屋子的茅台,这辈子把所有的用途都算上,应该用不完。

话扯远了。

对酒行业有所

从前有句话,叫京沪永远涨,说的是房子,买房买得早的人都吃到了红利,他们成了时间的朋友。并将之总结为铁律。

于是有人就把这种论断放到茅台身上,视为真理。在他们看来,买茅台不需要任何技巧,只要你买得早。从结果来看确实如此。于是茅台商家把这个理论继续放大:买茅台最好的时机是2013-2015年,其次就是现在。

最后整个白酒都绕进了这个怪圈。

但,白酒和房子不同,它没有地段,没有配套医疗、教育、就业……就是瓶水和酒精组成的饮品,顶多也就是品牌硬度带来的面子、档次,但这种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浪奔浪流,潮起潮落,河东又河西,颠颠又倒倒。连房地产都过冬了,你凭什么相信白酒行情永远上扬?

尽管以上只是主观论断,缺乏数据支撑,纯属一家之言。但我预感这一轮白酒周期快见顶了,并相信我之前的预测会实现:不靠谱年终总结:知酒僧误入江湖。

随便做几个假设,大伙儿思忖一下这几个“假如”的可能性有多大。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不谈大处,只聊小节。

假如疫情还将持续多年。

从过去两年疫情带来的紧缩的腰包,想必诸位都能感受到这个冬日的冷意,你的收入有没有受到影响?还有多少比例的资金可用于较为随意的消费?而白酒在你生活里的重要性是否会让你继续加大力度购买、消费?

之前在疫情的影响下,好标的太少,白酒应声而起,众人纷纷跟上,群力添柴火焰高。说实在的,这有点像你去赌场,凭运气赢了一大笔钱,只要你还在继续赌,最终一定会输回去,起码白酒企业并没有赢钱离场的意思。

鬼知道疫情这道阴霾还要笼罩多久,柴火不够烧了。

假如资本无以为继。

这点其实可以参照2015-2016年前后的互联网行业,2019-2021年的白酒也处在资本红利期,肉食者杀进了白酒这块绿油油的大草原,到处都是肉。

从上游酒厂,到中游供应链,到下游终端和消费者,你绝对会看到疯狂的资本的身影。现在,他们要撤退了。有人离场是因为挣足了钱,有人离场是因为没了本钱。

一旦投入少了,替其站台鼓吹的声音也就小了。

假如需求逐步萎缩。

一定会发生的事情,不言自明。传统行业是白酒消费主力之一,比如杠杆撬到飞起的房地产,但他们缩衣紧食的日子已经不允许继续铺张浪费下去了,而部分酒厂却在盲目鼓吹价值回归、消费升级,一再提价,显然与现实的经济下行背道而驰。这种行为我之前形容为不举者强行靠伟哥续几秒,徒劳伤根基。

我听说过许多企业老板过去两年放弃本行业的故事,他们纷纷囤起了酒,连菜场大妈都知道白酒涨价,老酒升值,这个行业还会继续好下去吗?

假如竞品加大力度。

在白酒重新回归民众视线前,红酒、洋酒已经渗透进了寻常百姓家,这两年在白酒的热闹景象衬托下,他们显得有点凄凉,但实际上他们过得一点也不差,更不会坐以待毙。白酒是个存量市场,不仅是不同品牌的白酒关起门来自己竞争,别人也想来喝点汤,吃口肉。

另外,竞品不止来自同类或相似产品,那些还在白酒行业进进出出的热钱最好也能换个赛道,去祸害一下那些本就不靠谱的行业,这种互相伤害的事情喜闻乐见。譬如“元宇宙”。

我可能是老了,老到难以理解远处发生的一切:现实情况得有多糟糕,才能让那么多的“大佬”如此追捧“元宇宙”这么个烂概念玩意儿?可惜,罗太君跑路跑早了,不然以他的口活能在元宇宙这方世界再上新台阶,干直播屈才。

关于这个话题,就简单说这么些,不敢也没能力聊宏观。诸位不妨观察一下身边的实体店、烟酒店,关张多不多?

近来喝酒经常懵,原本想着年底了,少喝点儿,留点量过年回老家用,但有点没搂住,时不时喝大,大多数时间处在反应慢半拍的状态,结局是酒后写文的习惯就这么烟消云散,少喝点话痨,喝多了只想睡觉,实在是写不了。周更变成半月谈,但愿不会升级为月读。

要是这篇文章写得不好,或者价格整理不合理,可能是老衲还没醒酒……

欢迎、感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