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生活 > 正文

​省副中心城市有什么用,省域副中心城市有什么好处?

2023-09-28 04:00 来源:爱尚秀 点击:

省副中心城市有什么用,省域副中心城市有什么好处?

省域副中心城市有什么好处

省域副中心城市会有比较多的资源流向它。

省域副中心城市有什么好处

省域副中心城市有什么实际意义

省域副中心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经济辐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辖的行政区范围,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或产业且与主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一般在300公里),未来能够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大城市。

省域副中心城市是仅次于省会城市、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带动能力的重点城市。与其它地级市的区别就是市委一把手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兼任。

设立省域副中心的目的和意义就是推动区域经济科学、协调快速发展,再造经济增长极,减轻省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压力;对省域副中心城市设立的要求就是要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辐射能力。

省域副中心城市有什么实际意义

省副中心城市有什么优势

有了“省域经济副中心”身份的城市,这些城市与其他城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发展能级上。省副中心城市所处的区位条件不同,它们的资源禀赋不同,发展产业就可能有一些差异。省级层面对省域经济副中心,可以赋予一些自主权,这样它们在招商引资、吸引人才方面都会有一些优势。省域经济副中心,首先能够培育经济增长引擎,同时,它们还能带动全域不同地区的发展,特别是省会辐射不到的地方。

省会副中心城市是什么意思

副中心城市是我国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个新概念。这个介于中心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的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副中心城市只有克服自身的不足,做大做强,争取支持。它的巨大潜力才会逐步释放出来。具体说,副中心城市, 是指在一个省范围内, 经济实力较周边地市强大, 经济辐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辖的行政区范围,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或产业, 且与主中心城市有一定距离(一般在300公里)、未来能够带动周边区域发展的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副省域中心城市有什么好处

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省会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的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省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经济辐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辖的行政区范围,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且距离省会城市150公里以上远、可以被赋予带动周边区域发展重任的大城市。

上世纪90年代初,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城市布局和发展的“一特五大”战略:即重点发展武汉这一个特大城市,并将当时的中等城市荆州、黄石、襄阳、宜昌、十堰5市发展为大城市。

到2020年,宜昌、十堰、襄阳均超过建成区面积120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130万人的大型Ⅱ城市“门槛”。至此,“一特五大”战略目标基本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全省的城镇体系应当有新的布局和发展思路。

人多地广、地域上东窄西宽,而省会武汉又偏于鄂东,客观上需要在西部地区有一两个城市当武汉市的“二传手”。很有必要在发挥武汉这一全省中心城市龙头作用的同时,确立“省域副中心城市”

广西副中心城市有什么好处

政策,投资方面的倾斜。省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经济辐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辖的行政区范围,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且距离省会城市150公里以上远、可以被赋予带动周边区域发展重任的大城市。

比如柳州市是国家指定的广西副中心城市,会在政策规划,投资等方面有一定的倾斜。

副中心城市有什么好处

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介于省会城市和一般城市之间的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省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一个省内综合实力强于周边城市,经济辐射超越本辖区行政区域,资源得天独厚优越,距离省会城市150公里以上,能够被赋予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重任的大城市。

20世纪90年代初,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城市布局发展“一特五大”战略,即聚焦武汉特大城市发展,将当时的中等城市荆州、黄石、襄阳、宜昌、十堰发展成为大城市。

到2020年,宜昌、十堰、襄阳都将超过建成区面积120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130万的大规模类城市“门槛”。至此,“一专五大”战略目标基本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全省城镇体系应该有新的布局和发展思路。

人口众多,东窄西宽,省会武汉偏向湖北东部。客观上需要西部地区有一两个城市作为武汉的“二传手”。既要建立“省级副中心城市”,又要充分发挥省中心城市武汉的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