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生活 > 正文

​立秋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立秋节气吃什么食物最好

2023-08-27 00:16 来源:爱尚秀 点击:

立秋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立秋节气吃什么食物最好

本文目录

1.立秋节气吃什么食物最好 2.北京立秋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北京 3.立秋要吃什么?立秋养生吃什么好? 4.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北方

立秋节气吃什么食物最好


导读:众所周知,我国传统文化数不胜数,并且有着十分浓郁的地域性特色,比如部分地区每到立秋日,都有吃秋桃的习惯,并且在桃子吃完后还要将桃核留藏起来,除了文化意义外,桃子本身含有润肺的功效,秋季食用可以滋阴养肺,增强身体免疫能力。但立秋节气还可以吃什么食物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2021立秋要吃啥。

2021立秋要吃啥

1、立秋节气吃“渣”:

在山东立秋吃“渣”,它是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秋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很多地区的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东是这一类民俗的典型代表。

2、立秋节气吃茄子:

立秋吃茄子源于明朝,为了犒劳士兵,选择有肉感的茄子替代,一直流传下来。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

3、立秋节气吃西瓜: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不同地区立秋吃什么

北京“贴秋膘”

吃肉每年立秋,按照老北京的习俗要吃肉食,即“贴秋膘”。一旦立秋,虽仍然很热,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最解馋的是炖肉!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

杭州吃西瓜

江南一带还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过去在杭州一带流行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天津流行“咬秋”

立秋除了“贴秋膘”,天津等地还流行“咬秋”。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清朝张焘的《津门杂记·岁时风俗》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清时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为的是清除暑气、避免痢疾。

四川喝“秋水”

四川东、西部还流行喝“立秋水”,即在立秋正刻,全家老小各饮一杯,据说可消除积暑,秋来不闹肚子。

南京“啃秋”

本周日就将迎来立秋节气,立秋是夏至后第三个节点。在老南京立秋节气上,有着“啃秋”的习俗,还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说法,比如“秋后十八盆”,表示立秋后还有长时间的炎热;另外,关于立秋还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凉爽母秋热”的说法。

立秋饮食养生

1、润燥安神的食物:秋季气候干燥,夜晚虽然凉爽,但白天气温仍较高,所以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新安神的食品为主,可选用芝麻、蜂蜜、银耳、百合、乳品等具有滋润作用的食物。

2、平补的食物:秋季为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以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秋季进补应选用“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具有这类作用的食物有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

3、健脾胃的食物:苦夏的煎熬,有“入夏无病三分虚”的说法,这时人们脾胃普遍较弱,养生要注意调理脾胃,多食用清热、利湿、健脾的食品,使体内的积存湿热排出,以有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健脾胃的食物有山药、扁豆、栗子、大枣、牛肉、山楂等。


北京立秋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北京


立秋 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立秋养生很重要,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有关立秋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_立秋吃什么食物养生,希望大家喜欢。

↓↓↓点击获取更多“立秋”相关知识↓↓↓

立秋的习俗及由来

关于立秋节气的诗歌

立秋养生之道

立秋节气谚语

立秋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

1、吃西瓜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2、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 除夕 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饺子

立秋当然要“抢秋膘”包饺子。饺子是一种非常受人欢迎的食物,立秋吃饺子叫做“抢秋膘”,你抢我一个饺子,我抢你一个饺子,人们认为这样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健壮。

4、食小赤豆

从唐宋时起,还有在立秋,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民间则有在立秋时占卜天气凉热的风俗。东汉崔宴《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5、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 立夏 时对比。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秋风一起,胃口大开,想吃点好的,增加一点营养,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在立秋这天各种各样的肉,炖肉烤肉红烧肉等等,“以肉贴膘”。

6、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秋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很多地区的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东是这一类民俗的典型代表。

7、吃“福圆”

立秋时节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8、吃茄子

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时候。民俗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

9、吃清凉糕

在金华市民的心里,立秋吃西瓜、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何为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立秋吃什么食物养生

1、立秋之后要吃这种果:梨

大家听到果可能第一反应就是水果,那么秋季新鲜上市的水果就首先要说梨子了。秋季吃梨有清肺润燥、消痰止咳多种好处,秋燥情况到来后通常人们会出现口干舌燥、流鼻血、大便干结、皮肤瘙痒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干燥感。

梨子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胡萝卜素、多种矿物质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可以很好的起到清热、镇静、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同时不管是哪个品种的梨,都有85%以上的水分,是个补充水分的最佳水果之一。

2、立秋之后要吃这种果:栗子

说完水果之后要提到的肯定就是坚果了,坚果种类很多核桃、开心果、葵花籽等等,但在秋季上市的就要数栗子最棒了。栗子号称“秋果之王”,栗子的维生素B1、B2含量丰富,维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克还含有24毫克维生素C,这是粮食所不能比拟的。

栗子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高血压、心血管病人需要的钾汗量突出,比号称富含钾的苹果还高4倍。

3、立秋之后要吃这种果:茄子

除了坚果、水果之外还有一种果叫做茄果,包括番茄、辣椒、茄子都属于茄果,今天要重点说的就是深紫色的茄子。茄子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以增加毛细血管的弹性。所以很多专家认为,常吃茄子对于预防高血压、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有一定益处。

茄子皮里花青素的含量也很丰富,可以说茄子从里到外全身都是好东西。连大家最不在意的茄子蒂,也是好东西,用茄子蒂来煮水喝,能治疗不少身上的小毛病。

4、立秋之后要吃这种果:柿子

说到秋天上市的水果还不得不提到柿子,即便现在大棚 种植 技术如此发达,我们也很少在别的季节吃到新鲜的柿子。柿子中的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等微量元素含量特别丰富。一个成熟的柿子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大约有15%,膳食纤维、钙、磷、胡萝卜素等矿物元素。


2021立秋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相关 文章 :

★ 2021年立秋节气的饮食注意事项

★ 2021年夏至吃什么传统食物

★ 立秋北方吃什么传统的食物

★ 立秋节气民间的风俗2021

★ 2021立秋节气各地有哪些习俗

★ 2021中秋节应该吃什么传统食物

★ 2021立秋的来历及养生药膳

★ 2021立秋节气养生知识

★ 2021立秋节气三侯具体是什么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js?d2d64e1d428f1dc475649040a60c7657”;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立秋要吃什么?立秋养生吃什么好?

1、吃西瓜


江苏各地都有立秋日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而立秋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吃西瓜——人们觉得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凉,吃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立秋后就不再吃西瓜。

2、食秋桃


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3、吃清凉糕


在金华市民的心里,立秋吃西瓜、吃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何为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白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白糖、醋、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4、吃“福圆”


立秋节气是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吃了龙眼肉,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5、食小赤豆


从唐宋时起,还有在立秋,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6、吃“渣”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立秋吃“渣”,一种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秋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很多地区的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东是这一类民俗的典型代表。

7、悬秤称人


清朝时,那时嘉兴的民间流行在这天以悬秤称小孩的体重,再将体重与立夏时的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叫“苦夏”。那时的人们认为,既然瘦了就需要“补”,也就是立秋时俗称的“贴秋膘”。

8、贴秋膘


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说的是天凉以后,人们应该多吃些肉食,补充一下因伏天食欲差、加上流汗而带来的亏虚,提高免疫力。不过,许多网友表示,现在的生活不比从前,平日里已经吃得很好、夏天也注意保养,因此不需要在立秋那天特别食补。

9、立鳅


无锡人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就是立秋这天会见立鳅。如果秋季有大风大雨,立秋这天稻田里的泥鳅就会在水里立直。所以每到立秋,有经验的老无锡人都会抓一条泥鳅放在水里,预测这个秋天会不会有大风大雨。

10、吃饺子


沈阳立秋当然要“抢秋膘”包饺子(吃黄瓜会越来越瘦,吃茄子会越来越胖)。在东北有句俗语:坐子不如躺着,好吃不如饺子。立秋一般是吃饺子或者包子,习惯叫“抢秋膘”。我抢你碗里的一个饺子,秋天就能体格健壮,补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11、称水


以前,宿迁老百姓要在立秋前后用容器装满水,容器的大小要一样,然后称重。如果装的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后的水重,那么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涝。在淮安,湖上渔民也有立秋称水之习,根据水质轻重,推测秋水涨落,水重则是不祥之兆,旧有秋水涨,卖渔网之说。

12、吃鸡蛋


此外,立秋这天,在我国其他地区还有吃鸡蛋、桃子等习俗。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鸡蛋不伤脾胃,婴幼儿、孕妇、产妇、病人等都适合,但不宜多吃,每天1~2个比较合适。

13、祈福


在常州的武进地区,立秋会举办秋会纪念猛将菩萨,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另外,由于古时候,常州经常发生蝗虫灾害,在立秋当天农民也会往稻田里插上三角旗,驱赶蝗虫。在盐城的民间也流传着“争秋夺福”的说法,这至少有两三千年的历史。

立秋吃什么传统食物北方

1、立秋吃茄子源于明朝,为了犒劳士兵,选择有肉感的茄子替代,一直流传下来。


2、在江南一带,立秋有吃西瓜的习俗,把子留下来丢到火炉烧烬,能够免除一年瘟疫。


3、老北京有贴秋膘吃肉食的习惯,大多选择炖食,比如红烧肉。


4、在山东立秋吃“渣”,它是一种豆沫和青菜磨制的豆腐,有很好的防腹泻的作用。


5、在天津流行“咬秋”,这一天吃瓜免除冬春季节腹泻,清楚暑气,避痢疾。


6、在四川有喝“秋水”的习惯,这一天,小饮一杯,可以消除暑气,秋天不拉肚子。


7、食秋桃,立秋时大人孩子都要吃秋桃,每人一个,吃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8、食小赤豆,从唐宋时起,在立秋,必须用井水服食小赤豆的风俗。取七粒至十四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服时要面朝西,这样据说可以一秋不犯痢疾。

以上就是关于立秋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立秋节气吃什么食物最好的全部内容,以及立秋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