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生活 > 正文

​“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说法,虽然典故非常扯,但为何会广为传播?

2024-06-16 19:33 来源:爱尚秀 点击:

“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说法,虽然典故非常扯,但为何会广为传播?

导读:很多人会发现,和农村的朋友打交道,一言不合,有些人就喜欢用“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话来进行反击,虽然可以说是一句气话,但不难发现,网上有很多帖子都提到了这7个字,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这是什么意思呢?本文要说的就是:''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说法,虽然典故非常扯,但为何这么多人认同?

“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说法,虽然典故非常扯,但为何会广为传播?

这个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话,最早出自于乾隆皇帝之口,在第六次下江南的时候,乾隆路过镇江地区,看到了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子,当时还出言不逊,说出了一番挑逗其的话,女子气不过,反手就给了皇帝一巴掌,很快周围的村民就围了上来,指责皇帝,乾隆不好意思报复她,当场就开溜了,后来越想越气,在镇江地区写下了八个字,”穷山恶水,泼妇刁民“,以此泄愤。后来,这句话在人群中开始流行起来,甚至有些四五线城市的人和大城市的人吵架,大城市的人气不过也会说出这句话反击,那么这句话有道理吗?事实证明,这句话在以前的历史背景下还是有一定的道理,接着往下看。

很多社会学家指出,各个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确实能造就当地人的性格,比如,东北人说话直来直往,这是因为他们经常和家人呆在室内,习惯和人进行直肠子式的交流。有些人认为南方人说话好听,表达能力较强,这是因为南方人打小就喜欢出门和人打交道,说话也变得非常委婉和含蓄,大山里的人性格比较内向,而嗓门也比较小。从“风土人情”这四个字也可以看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造就了当地人的性格特点。而人们之所以会认为”穷山恶水出刁民“,大概是因为下面的这几个原因。

“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说法,虽然典故非常扯,但为何会广为传播?

1、生活物资匮乏,教育程度低下,历史上的陕北、湘西、东北、西北等地区都土匪成灾,这也就是因为人民的生活贫困,素质低下,为了生存只能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类似的刁民问题,也和社会背景不无关系,如果大家都衣食无忧,谁会铤而走险去当土匪呢?但更多的也是应该考虑自身的原因,土匪在多数情况下,仍然是打劫同样穷苦的老百姓,各朝代起义的农民军,也多多少少有伤害无辜百姓的行为,由此可见,教育和生活物资的缺失能直接扭曲人性。

2、圈子小,人际关系一场简单,农村里的村民没有什么太多的娱乐活动,出了农忙时节外,很多闲散时间是花在了应付人际关系上。大家都是一个村落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今天吵架甚至打架了,明天就能和好,看上去大家非常不讲礼貌,都是下里巴人,但过两天大家都和好了,邻里的关系仍然十分和谐。对于城里人来说,这样泼辣的性格确实让人受不了,较真起来的话,会被认为是“刁民”,实际上也算是种真性情的就事论事的表达。

“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说法,虽然典故非常扯,但为何会广为传播?

3、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农村人的封建思想依旧还有不少的“残余”,比如在某些山区仍然是男尊女卑,所以,家庭的一些语言或者动作暴力时有发生,很容易遭人口舌。而农村里的规矩没有城市的那么多,行为举止略带有乡土气息,说话的嗓音稍微有点大,就会容易被人认为是“刁民”。

结束语:总的来说,人与人的交往,出发点都应该是站在相互理解的角度上才好。不能一味地以地域差异进行人身攻击,这不仅是站在道德制高点的一种绑架,而且也是一种自高自大的体现。有些网友往往是出于一时的吐槽之快,而说出“穷山恶水出刁民”一句话,咋看之下,很有文采,其实暴露了人性的尖酸和刻薄。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与人为善才是一种美德,说话是一种艺术,做人是一种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