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生活 > 正文

​恕我直言,金晨就是一张整容失败的脸

2025-08-09 00:24 来源:爱尚秀 点击:

恕我直言,金晨就是一张整容失败的脸

《南来北往》大家都看了吗,剧是好看的,但选角总是被诟病“整容脸”。甚至还要分出高低,从术式上看,姜妍的下颌角切的比金晨更狠,但金晨因为在整容路上太贪心,反而输了全盘。

她俩整容痕迹重的问题都出在失去了“面部棱角感”上。

什么是面部棱角感呢?

其实就是面部骨相最优的地方,比如中庭、腮骨和颧骨相互呼应,不突兀的前提下撑得住皮肉,就是好的面部棱角感。

说人话就是活人感。不像芭比娃娃一样死板生硬,这也是动脸大忌。

如果按照现在的审美需求来看,金晨的脸明明够饱满、平整度够高、五官协调度也不错,却依然整感很重,就是因为活人气息太少了,想要模仿3D建模,又模仿不出精髓,只能严格遵照头颅面部比例,把自己捏成芭比娃娃。

扛得住精修硬照,扛不住动态表情。

且她服美役非常严重,从头到脚到严苛的排骨身材,我甚至都会纳闷金晨想要的受众群体到底是谁?还是说她自己沉浸在这种机器感中不能自拔!

金晨变化最直观最大的就是鼻子和眼睛。

这两个部位也是我们普通人do的最多的。

早期的她,山根和鼻梁都比较塌,鼻头圆钝,比较大。刚开始,她只是单纯隆了鼻,把鼻型挺了起来。这个坑,明星和素人都被骗过,鼻综合是非常复杂且看重整体性的手术,很多人不懂,以为放一个L型假体+耳软骨就结束了,其实还要看山根衔接、鼻背+币侧壁、鼻头、鼻翼等多个地方的协调。

后面又开始折腾鼻头,不断缩小鼻翼,鼻孔越来越小,但鼻头依然大,看着很奇怪。现在的鼻骨更是窄到只有原来1/3的宽度,锐利的线条只会加重精明感。

后期她还缩小了鼻翼并填充鼻基底,让面部在横向上不再显得拥挤,比例更协调。

但这阶段已经属于无力回天了,因为鼻子几乎是返修率最高的,鼻腔内部结构非常精妙,一生中能把它打开+放假体,再安然合上的次数非常有限。

精益求精很容易没有好结果,金晨显然没有悟明白这个道理。

而眼睛是面部一切神韵的来源。

金晨早期的妩媚感来源是舞蹈生出身,她的身段动作和眼神的穿搭度都是凌驾于其他女演员的先天优势,再加上鹅蛋脸的面部轮廓,也没有其他的赘余棱角,窄双+尖眼角,显得格外柔情。

轮廓五官不够立体,折痕过深、过长的双眼皮会显得更疲惫。早期含蓄的浅折痕双眼皮,气质内敛之外,还更减龄,放眼望去,内娱中眼睛称得上漂亮的大多都是没动过的。

比如娜然的双眼皮好看,是因为适配她的混血脸,而不单是双眼皮做得好。

现实中,做了娜然同款双眼皮的人不是在修复就是在修复第二次,第三次,养肥了整形医生。

没有完美的手术,只有你对于双眼皮的理解够不够全。眼裂长度、眉弓高低、上眼睑脂肪量、内眦形态,这些伴随轮廓五官一起决定着设计方向。

在眼睛鼻子都踩坑之后,金晨踩了第三个坑,追求极致的饱满平整,失去骨骼感。

失去骨骼感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面部肌肉失调,能调动的部位变少,无法传达真实情绪,整张脸只有法令纹在笑。

左图就是有棱角感的面部结构,真人感十足,额头中间饱满两边低平但颞部没有缺失、面中高光点挂住了肉又不外扩,甚至有点内收,窄脸但不刻薄,下颏有点偏短,但好在年龄小,反而是优势。

右图就已经开始填充了,假面感在于额结节消失、鼻小柱外漏、烤瓷牙、下巴延长,苹果肌高光点下移,不注重外缘衔接感。尤其是眉骨消失的注射手法,是绝对的灾难。

而姜妍看起来自然度上去了,却有些角度过于显老,吃亏在大眼睛+尖下巴+大卧蚕上,姜妍的下巴拐点太高,整个下巴尖且长,面部比例不协调。整感在于早期的疯癫美学,一刀切,一定要切到极致的锋利,好似才是美女的入场券。

这就导致了,明明早期有着唐嫣的灵动感,被自己的审美打造成没有辨识度的韩系流水线美人。

还是美的,但要一直缝缝补补,把没有面部棱角支撑的皮肉一直拎起来,不然就会眶下+口角囊塞一起下垂。

被打乱的面部骨骼支撑点,补救的道路比你想象中更困难。

不过虽然她上庭和下庭比例失调,五官又过于集中,但斜刘海加分很多,证明她现在对美是有嗅觉的,知道如何扬长避短。尽管现在长脸+幼态脸三件套能打出一点差异化,但早期审美的不成熟,会像疤痕一样一直留在脸上。

整形失败的过程太痛苦了,整完不尽人意的念想更会让人上瘾。

根本原因是什么?

脸僵而导致的面部失调,好似带上面具。

意味着你和正常人的观感发生了变化,其实do脸就是在提升你在人群中的辨识度,但辨识度指区别于他人,独属于自己。

像宋丹丹对姜妍说,一直动脸会让上帝收走你的表情,就没办法做演员了。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一直动脸会收走原本属于自己的期待和勇气,陷入无尽的循环。

更大的问题在于“美”到底是什么?

翻看金晨以前照片,她是真实美过的,且美的灵动,有穿透力,面部肌肉调动的表情和笑容,能让一张照片活过来。

我们和金晨一样是求美者。

求美者有自己的审美,医生有医生的审美,甚至是美学设计都套用模版,审美水平、审美能力、审美偏好都不一样。

从你们的角度看,变美的过程就是寻找自我的过程。有的姑娘对自我认知很清楚,有的则模棱两可,更有甚者就是人云亦云。这已经增加了“美”的不确定性,更为不确定的是实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