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生活 > 正文

​十万虎贲下太行-聊聊二野

2024-09-01 14:22 来源:爱尚秀 点击:

十万虎贲下太行-聊聊二野

二野源自八路军129师,129师源自红四方面军。长征结束后红四大部组成西路军,西进宁夏甘肃,计划从新疆打通和苏联的交通线。结果和西北几匹马打了个天昏地暗,步兵对骑兵天然没有优势。留在陕北的红四余部组成了援西军,计划去接应救援失败的西路军,刘伯承任军长。援西军西安事变后换了番号成为129师。

129师的首任师长是刘伯承,红四的老领导徐向前任副师长,首任政委是张浩。张浩原名林育英,是林帅的堂兄。他很大的贡献是历尽千辛万苦把密码带回来,终于在长征之后重建了沟通通道。张浩身体不佳,早早去世。邓小平接任政委一职。

下面的旅团领导多来自红四,也有一少部分来自其他部队。比较有名的如陈赓,谢富治,杨勇,王近山,陈锡联,陈再道等。热播多年的亮剑就是以129师在山西抗战的事迹为蓝本。李云龙一角基本是以王近山为原型(也有一说摻有部分钟伟的事迹);政委赵刚一角的原型是李震,曾任129师团政委,当时仍是小字辈,后来和王近山搭档过,建国后曾接替谢富治担任公安部部长,在任上离奇去世,至今仍是疑案。

红四的干部对老领导是非常认可的,不过徐帅在副师长任上没干多久就调任他职。刘帅是高素养的军事干部,严谨,理论水平高,实战能力也高,为人是宽厚长者的形象,和帐下的骄兵悍将磨合得很好。邓政委军中资历不深,政治水平很高,个性绵里藏针,开钢铁公司的。

129师抗战时期根据地主要在山西及河北,亮剑里的战役基本就是129师的经历。那段时间部队蒸蒸日上,发展壮大很快。同僚关系也很融洽,邓政委还张罗着为刘帅大张旗鼓办了五十大寿,这在党内是非常罕见的事例。

附上陈毅的祝寿诗《祝刘伯承将军五十寿辰》:

将军老益壮,戎马三十年。

论兵新孙吴,守土古范韩。

苦学入梦寐,劳生历艰难。

弹触一目眇,枪伤遍体瘢。

斗争更坚决,冬青耐岁寒。

君在黄河北,我在淮泗南。

军前专征伐,敌后拯黎元。

举杯祝远道,康强慎食眠。

抗战打完,129师就成为中原野战军,主要活动区域在山西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和河北南部。在上党战役收拾了阎老西11个师,然后又打胜了平汉,定陶战役,在张凤集和胡涟的整编11师大战三百回合,不过没赢,算是打了个平手。几番征战之后,兵锋转向敌方腹地,实施了极富传奇的千里跃进大别山。

这次行动实际上是中野牺牲自身,换取整体局面的主动,战略意义极为重大。不过中野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到淮海战役时中野的战力和华野相比完全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说是两大野战军合作打赢了淮海战役,实际中野大概只干了一两成的活。

队伍大了,各种事情也多起来。领导之间也不再像之前那么融洽,上下级之间的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前面提过,政委属于外柔内刚,大概刚更多一些。举几个例子吧。

淮海打黄维时,政委给中央打包票三天搞定,一线指挥员陈赓大将看来看去只能用土方作业,就是通过挖壕沟逼近敌人,压迫对手。这种方法好处是伤亡小,缺点是费劲时间慢。政委到前线一看,这不行啊,要求陈赓强攻,最后都发火了说为消灭黄维把中野拼光了也值得。陈赓坚决不肯,刘帅也支持陈赓的方法。最后还是中野新任副司令陈毅出来打圆场,说咨询一下粟裕吧,打黄百韬时情况差不多。结果粟裕的办法也是这个…

淮海胜利后全军庆功宴上,政委看到麾下悍将刘昌毅在豪饮,随口开了个玩笑,结果刘居然掀翻桌子拂袖而去。即使是刘误会了玩笑,这么激烈的反应也实在令人咋舌…

至于和谢富治,苏振华,更是一言难尽…

不一一列举,总之政委和同僚关系一般。后来政委当大领导了,一般情况下当然是当年的直属下级最好使,首先被重用。实际上被重用的是秦基伟,刘华清,向守志这些下级的下级;而如陈锡联,陈再道,王近山,肖永银,李德生等悍将基本退休;宋任穷,杨勇稍好一些。

再后来二野出来的将领在军中发展很不错,那是秦基伟,刘华清后面的事了。

另外二野当初的九个军,目前只有15军,现称空降兵军硕果仅存,其他八个都被裁撤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