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社会 > 正文

​1643!济南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2025-11-04 10:57 来源:爱尚秀 点击:

1643!济南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3月27日,记者从2024年济南市科技工作会议上获悉,做好2024年济南市科技工作,概括起来就是:推进实施“1643”工作体系,即锚定“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引领支撑作用”这个核心目标,着力抓实六项工作,坚决做到“四个强化”,全面提升三种能力。

明确工作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着力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引领支撑作用。

具体目标: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93%,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到175人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的企业占比达到50%;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78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89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4.1%;新增“双创”载体20家、孵化面积2万平方米、入孵企业300家。

着力抓实六项工作

抓成果供给,打造科技创新策源高地。发挥重大创新平台的引领支撑作用,聚焦济南市主导标志产业链群,扎实推进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多层级实验室体系、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聚力打造一批标杆型创新平台。组织落地科研院所和各类实验室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形成一批技术领先的前沿技术成果。面向全市产业发展需求,鼓励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联合龙头企业承担国家、省科技重大项目,争取省级专项资金2亿元以上。

抓项目策划,加强科技项目建设招引。持续抓好项目策划培育,加快推进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数字科技产业园等市级重点项目建设进程。深化落实项目策划储备、招引培育和成果转化“三张清单”协同共建机制,将激光产业、量子技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一批新兴战略产业重点项目纳入策划储备库。面向全市举办科技招商赋能产业发展专题培训班,全面提升科技招商能力水平;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做法,精准实施科技招商,为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服务。

抓转化服务,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价值。推动省市区三方共建山东科技大市场,健全技术需求库和科技成果库,组建成果转化服务专员队伍,对接山东大学、齐鲁工大(省科学院)、省农科院等13家高校院所,常态化开展成果挖掘和转化服务。推进济南晶谷研究院等中试熟化基地建设,畅通成果转化通道。支持高校院所建设2—3家概念验证中心,力争建设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5家,备案省市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10家。

抓主体培育,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深化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加速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雁阵式”发展格局,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78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8900家。深入实施研发投入提升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达到2.93%。鼓励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针对“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实施“揭榜挂帅”项目20项以上。

抓创新生态,全力提升双创孵化能级。加强济南大孵化平台建设,打造双创孵化平台标杆;依托北理工前研院等高端研发机构,引进培育一批优质产业化项目;力争新增“双创”载体20家、孵化面积2万平方米、入孵企业300家。持续推进科技金融服务站、科技金融服务专员和特派员工作制度,联合驻济银行和金融机构打造一流科技金融新生态体系。紧密对接产业需求,依托省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会等重大活动打造“赛事聚才”品牌,集聚产业发展亟需的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

抓前沿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发展赛道。针对济南市先进电磁、空天信息、固态激光和基因编辑等未来前沿产业领域方向开展技术调研和产业分析,为市委市政府实施决策提供重要参考。聚焦未来网络、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等领域,实施前沿技术攻关和市级科技计划“揭榜挂帅”项目,从创新源头和技术底层深入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努力催生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构建我市未来产业发展新优势。

强化保障措施

目标任务确定以后,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就是决定性因素。

要坚决做到“四个强化”:强化党建引领,强化大局观念,强化责任担当,强化机制保障。

要全面提升三种能力: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学习积累、提高科学素养、熟悉创新规律,高度关注全球、全国以及全省科技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问题,切实提升前沿技术和未来产业发展的前瞻预判能力;提升专业能力,聚焦项目策划、产业发展、金融投资等关键环节,熟练掌握前沿技术、产业链群、融资渠道、政策体系等工具要件,切实成为懂科技、懂产业、懂政策、懂投资的行家里手;提升执行能力,坚持“突出重点、讲求细节、压实责任、形成闭环”的工作方法,牢固树立齐心协力、狠抓落实的鲜明导向,对标先进抓执行、强化效率抓执行、细化措施抓执行、聚焦成效抓执行,健全用好考核评价、督查激励、问责奖惩机制,做到“说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