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社会 > 正文

​汤飞凡:中国第一代病毒专家,救人无数,最终被迫自杀

2025-08-02 00:07 来源:爱尚秀 点击:

汤飞凡:中国第一代病毒专家,救人无数,最终被迫自杀

汤飞凡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救人无数的他,在国家面临存亡之际勇敢前行;

他的一生又是悲痛的,一心为国又反被陷害,最终以自我了断的方式与世界诀别。

在风雨飘摇的年代,汤飞凡舍弃外国优渥的资源,毅然决然报效祖国,他一生都在为我国的医学事业而奋斗,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然而在他去世之后,也很少有人能够记住他的名字。

立志报国

1897年,出身于湖南的汤飞凡从小就目睹了疾病给家乡带来的痛苦。

也正是从那时起,他立志成为一名医生。

受家庭环境影响,记事起汤飞凡就有了报效祖国的信念。

当别家小孩还在玩泥巴时,汤飞凡早已坚定信念,尽管识字不多,却总喜欢倒腾父亲书柜中的书籍。

虽然一知半解,但他深知一个道理,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这个命运并不关乎个人,而是整个国家的命运。

在汤飞凡经过自身努力,终于考上了当时的湖南湘雅医学专业学校。

年龄最小的他,对学业的认真程度却是班上公认的。

在那个年代,学医出身的人很是吃香,多家单位在汤飞凡还未毕业是纷纷抛出橄榄枝,他都无一例外拒绝了。

在他内心深处,医生确实能够看病治人,但行医治病又能救活多少人?要是能够发明一种预防疾病的方法,能够拯救千万人,这才是真正学医的目的。

于是心无旁骛的他再次扎根到协和医学院的细菌学中。

细菌的研究虽然不在医务工作的第一线,但起到的作用更大。

这需要从业者极大的耐心和坚韧的意志。

留学海外

期间,他和当时的湘军团长的女儿何琏如约成婚,这是两位父亲订的娃娃亲。

门当户对的年轻人,拥有共同语言和志向,两人的结合也是顺理成章之事。婚后,汤飞凡意外收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邀请,于是带着妻子一同前往美国继续深造。

汤飞凡所研究的方向,主要集中在病毒学的新型实验,在此期间,由他创立的醋酸或棉胶滤膜,是当时业界公认的科学难题。

此时的对细菌的研究渐入佳境,按照他的规划,在美国继续深造将会极大提升研究成果。

可时局的变化来的太突然。随着母校校长的来信,他开始意识到,是时候将自己的研究带回祖国了。

回国效力

在祖国的召唤下,他毅然决然回国,他和妻子一起在上海工作生活。

和美国的医学资源相比,中国此时的细菌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不仅相关研究人员少,就连许多专业器械,也无法提供。

但这些都在汤飞凡的预料之中。这次回来的目的是报效祖国,而不是享福。

于是汤飞凡无私的贡献出自己多年的积蓄,组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实验室。

回国后的汤飞凡,主攻方向为沙眼、流行性脑膜炎、流感等病毒的研究。

在他看来,这些看似并不致命的病毒,以中国的医疗水平和环境来说,很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病症和慌乱。

抗战爆发时,汤飞凡的研究不得不中断,作为医务工作者,他义无反顾成为医疗救援队的一员。

战火侵扰下的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战场上不断有伤员被推下来,面对数以千计的病痛,汤飞凡顶着巨大的身心压力,坚守在战场上。

随之而来的瘟疫,成为肆虐中国的又一股力量。

汤飞凡临危受命,火速开展了关于疫苗的研究和开发。

此时的汤飞凡团队是中国乃至亚洲国家内首家研制斑疹伤寒疫苗的医学团队,这些疫苗在全国各地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于是国家大量生产。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汤飞凡的壮举和前线奋战的战士们一样,拯救了中国的苍生百姓。

当时中国所要面对的瘟疫种类众多,如今我们常见的沙眼,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足以成为危害整个地区人民的重大瘟疫。

二十世纪中叶,当时全球有接近六分之一的患有沙眼疾病,在中国的农村,这种患病率更是高达80-90%。

尽管沙眼并不致命,轻微也会使视力受损,重度更是会面临失明危险。

当时,无人能够解答出这个问题。

为了研制出治疗沙眼的病毒,汤飞凡的研究团队再次临危受命,成为当时全国范围内唯一攻克这种病毒的机构。

为了能够搞清楚这个病毒,他让助手将沙眼病毒滴到自己的眼中,之后的整整40天里,他每天就是顶着红肿的眼睛来收集研究的数据。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成功分离沙眼病毒。沙眼疫苗也很快成为拯救中国人的救命药。

同时,汤飞凡的研究方向还针对荨麻疹和脊髓炎等病毒,汤飞凡在人们看不见的一线,坚持不懈地努力,正是他的付出,才拯救了中国数以万计的儿童和老人。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解救了中国人民,也造福了全球人民。

时代的悲哀

可悲的是,当文化运动到来时,这位曾经的民族英雄却被认定为国家的耻辱,并一度将其定罪为间谍。

在那个疯狂的年代,汤飞凡受尽耻辱,自己一心为国,怎奈得不到一片净土。

万念俱灰的汤飞凡在身心备受摧残的重压下。于1958年,他以上吊自杀来保留自己最后的尊严。

妻子遵照遗愿,没有立碑,没有葬礼,只是默默地将骨灰带回家中。

在他去世之后,甚至还有人“抢占”了他的所有成就。

直到文化运动结束,汤飞凡才得以正名,属于他的荣誉才彻底归还于他,只是这样的平反来得太晚了。

这位衣原体之父,为国家赴汤蹈火,却无奈倒在了时代的洪流之下。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评价汤飞凡说:在中国,他将永远不会被忘记!

殊不知,他早已被人抛之脑后了。

他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医学和祖国。

他是国之瑰宝,是医学界“脊梁”,是解救千万人民于病毒水火之中的民族英雄,不该被遗忘在历史长河的角落之中。

喜欢的朋友可阅读胡风:一生4次入狱,两度精神崩溃,妻子奔走15年,为他洗刷罪名


看到这里就结束啦~~喜欢的朋友不要忘记点赞~~转发~~关注~~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