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社会 > 正文

​开颅手术中,患者术中被唤醒和医生“聊天”

2025-07-27 20:37 来源:爱尚秀 点击:

开颅手术中,患者术中被唤醒和医生“聊天”

扬子晚报网11月22日讯(扬子晚报记者 杨彦)开颅手术过程中,患者竟然还可以和医生聊天。日前,在南京总医院完成了两例“术中唤醒手术”,医生在开颅手术过程中把病人“叫醒”,边交流边切除脑部肿瘤。这样的技术,主要是为了最大限度得保护了脑部肿瘤患者的功能。

图片来自网络

脑中长瘤出现“命名障碍”

王平(化名)是安徽人,今年52岁。大概10个月前,她就开始出现头痛的症状,时好时坏。可是,接下来的状况,让她和家人很崩溃。明明听到别人在跟自己说话,可是,自己无法听懂,回答也语无伦次,别人拿了一支笔,她怎么也想不起来叫什么,只知道那是写字用的。难道是老年痴呆提前?到医院检查才发现王平脑子里长了个大瘤子,压迫到了语言中枢,才导致了他的语言障碍。

手术过程中把她叫醒数数

为王平主刀的是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马驰原,人的大脑目前只有大致的分区,哪一块管运动、哪一块管语言会每个人都可能有差异。王平这种情况,以前手术医生只能模糊定位,即便最后肿瘤切除了,患者术后也极有可能变成了哑巴或瘫痪。所以,马驰原为王平进行的是“术中唤醒”手术。

“王平,快醒醒!”记者看到手术过程中的录像,病人躺在手术台上,头颅已经打开,该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刘健轻轻拍打王平,并在喊她的名字,王平清醒后,被要求按顺序数数字:1、2、3、4、5、6……一张张卡片被放在王平面前,让她认出卡片上画的是什么,刘健跟王平“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在这个过程中,马驰原使用微弱的电流刺激肿瘤和正常脑组织的边界,如果电极刺激到正常语言功能区了,王平的数数、说话自己就暂停了。靠着这个方法,医生精准得定位出肿瘤区域,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切除肿瘤,还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患者功能区域的脑组织。另外一例患者的肿瘤长到了运动区域,也是用这种方式保住了运动区域的脑部。

醒着做手术,患者也能不疼

南京总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刘健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术中唤醒大约需要3分钟——1个小时。这是在头颅打开之后进行的,肿瘤切除这个过程就是在这个清醒的状态进行的。这对麻醉医生的要求很高,麻醉药什么时候加量、什么时候减量,减多少,除了麻醉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提前对患者体质进行了解。因为一旦有所不慎,那就是致命的。

患者虽然醒着,但并不会感到疼痛。其实头部的疼痛来自头皮、硬膜、腱膜,脑组织是没有疼痛感的,在正式切除之前,需要给这些部位进行局部麻醉,另外,在苏醒过程中,也是给患者一定的镇定剂。

马驰原还告诉记者,这个手术的风险极高,但是极大程度上保证了患者的功能,患者的生活治疗得到了保障。以后,涉及到功能区域的脑肿瘤,都可以采用这样的手术方式进行。

编辑: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