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社会 > 正文

​神秘的西夏之宁夏博物馆

2025-03-28 11:18 来源:爱尚秀 点击:

神秘的西夏之宁夏博物馆

#博物馆奇遇记#

宁夏博物馆馆藏文物近4万件,有国家一级文物159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4000余件,其中胡旋舞石刻墓门、鎏金铜牛、力士志文支座被鉴定确认为国宝级文物。

博物馆整个建筑平面呈“回”字型布局,贴应了回族自治区的“回”字,出入口立面借鉴了伊斯兰民族风格,与三层外墙局部装修所采用的玻璃幕墙,形成了传统艺术与现代美感的强烈对比,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前言

大夏寻踪

展厅位于宁夏博物馆二楼,展览集中了西夏故地宁夏回族自治区自建国以来考古发掘的西夏文物精品三百余件,其中包括从素有“东方金字塔”美誉的西夏王陵出土的鎏金铜牛等国宝级文物和国家一级文物数十件。

琉璃鸱吻(复制)

绿红陶带角套兽

纳家户清真寺

高庙

塞北江南

展厅位于宁夏博物馆二楼南侧,展出面积400平方米,主要是展出元、明、清三代宁夏的历史风貌。西夏末期连年征战,宁夏地区生产衰败,社会动荡,农业荒芜,成为一片废墟;忽必烈建元之后,吸取先进的中原经济文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宁夏地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回族形成;明清两代,全国大一统,地区社会稳定,回族进一步发展壮大。该展览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宁夏社会经济与历史文化的展示,表现出昔日“塞上江南”的历史风貌。

清代瓷器

西夏文

鳝黄釉球馥瓶

清代瓷器盘

清代瓷器

豆青梅枝纹瓶

朔色长天

展厅在宁夏博物馆二楼,展览共分五篇:《文明曙光》、《农牧家园》、《丝路重镇》、《大夏寻踪》、《塞北江南》,用丰富的文物语言叙述了宁夏三万年来各民族所创造的灿烂文化,展览撷取历史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文明之花,如宁夏独特的新石器时期之菜园文化陶器、战国至汉代的透雕青铜牌饰、北周柱国大将军李贤墓之彩绘陶俑、西夏王陵出土的鎏金铜牛和大石马、清代官窑瓷器精品等,展出文物数量丰富:共计1083件,其中一级文物114件。

白釉“清”字罐

白釉褐花人物故事纹罐

阿文铜香炉

万历十五年铁钟

銮金铜牛

銮金铜牛(侧)

百家姓(西夏文)

石刻胡旋舞墓门

战车(侧)

战车(后)

回乡漫步

展厅位于宁夏博物馆三楼东南侧,展出面积1000—1200平方米,该厅主要是借助新颖多样的展陈手段,通过文物、照片、文字、模型等展品表现出宁夏回族在宗教、生活、文化各个方面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格。回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自唐代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到元代回回民族形成,历经各个历史时期至今,回族与宁夏这块土地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宁夏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域,也是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域。

同心清真大寺

羊皮筏子

骆驼

九龙套砚(贺兰石)

滩羊皮

回族帽子

红旗漫卷

展厅位于宁夏博物馆二楼西侧,展出面积2200—2600平方米,主要是展出革命前辈在宁夏留下的珍贵革命、历史文物。陈列面向部队、机关、大、中专院校、厂矿企业、广大人民群众,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该厅从宁夏早期革命活动、红军长征、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方面详细介绍宁夏的革命史。

红旗漫卷

伟人

西征红军在宁夏用过的汽灯

铁油灯

马灯

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

步枪

报话机

文明曙光

展厅位于宁夏博物馆二楼东北角,该展览以场景复原、实物展示、多媒体互动等多种展示方式再现宁夏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的各个文化现象和重要发掘。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上游、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正当东西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和要冲,远在石器时代这里就产生了原始文明,北部黄河沿岸有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及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文化”遗址。

窑洞式房屋遗址

水洞沟遗址

雕刻器

刮削器

石核

动物骨骼及牙齿化石

开放时间

星期二至星期日:9:00——16:50(星期一闭馆)。

交通线路

可从银川火车站乘坐11路、41路车到人民广场站下车,另外途径人民广场的公交线路有11路、17路、41路、101路、102路、201路、游1路、游2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