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秀 > 社会 > 正文

​东营高铁站的诞生前,从这座城市的中轴线说起

2023-12-04 11:34 来源:爱尚秀 点击:

东营高铁站的诞生前,从这座城市的中轴线说起

2019年07月09日,东营市政府采购网发布了《东营市自然资源局东营高铁站站房规模研究及概念性方案项目采购需求公示》。

从公示附件中的《东营高铁站站房规模研究及概念性方案项目设计任务书》来看,东营高铁站站房规模将按照最高聚集人数2000人设计,车站为3台8线,同时预留东营至淄博城际铁路车场,规模为2台6线。《任务书》中同时详细说明了东营高铁站的建设位置,“高铁站建在哪儿”又成为了许多东营人近期争相讨论的焦点话题。

规划的东营高铁站位于东营市区南部,范围东至登州路、南至广蒲河、西至东二路、北至海河路。也就是说,高铁站位于东城胜利大街的最南端。

鸟瞰东城胜利大街

胜利大街,这条宽22米、双向6车道的马路,承载着东营的政治、文化、艺术、教育的城市地标,如同穿越城市历史叶片的主脉一样,让东营的城市形象越来越立体、清晰。

自市政府出发,透过新世纪门向南延伸,胜利大街两侧分布着清风湖、雪莲大剧院、市科技馆、奥体中心等一批东营地标性景观和建筑,这条宽阔的马路俨然已经成为贯穿东营南北的城市中轴线。可以肯定的是,高铁站的加入,必然使胜利大街的城市中轴线地位更加稳固。

胜利大街卫星图

纽约的第五大道、旧金山的101国道、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每一个著名的城市,都拥有一条城市中轴线。城市中轴线是一个城市的景观、功能与发展轴线,是城市的“主动脉”,城市的现代化以它为中心,市民的生活空间以它为坐标,置身中轴线,便能领略城市的文化底蕴。放射格局的西方城市如此,棋盘格局的中国城市更是如此,东营亦如此。或许是历史的选择,或许是历届政府的默契,胜利大街成为这座城市的中轴线是偶然更是必然。

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提到胜利大街,就不得不说一下胜利大街所在的东城。

东城是东营确定的中心城区最核心的发展区域,就像济南将东部奥体和cbd区域确定为城市客厅、郑州把郑东新区确定为城市未来一样,东营这个本来名字里就有东的城市,似乎命中注定要一路向东。

东城府前街金融商务聚集区

东营过去是在油田基地的基础上建设起来的城市,西城作为油田单位和职工安置的主要区域,一直是人口聚集、商业繁荣的城市核心。但是由于早期由油田主导的西城建设标准过低,缺乏科学规划,西城和许多城市的老城区一样,面临着道路狭窄、环境脏乱差、形象老破旧等问题,这让许多来过东营的外地人都对东营的评价极为不高。

客运、铁路等交通枢纽都在西城,那西城必然就是东营的门面。要想改变对外的形象,要么把老城全部拆了重建,要么把城市中心挪到新城去。放眼全国,几乎所有城市都是选择了后者。90年代青岛就把城市中心从红瓦绿树的老城区向东搬到了荒无人烟的浮山湾,进入新世纪的杭州又把城市中心从西湖搬到了钱塘江两岸...于是奥帆中心、钱江新城成为青岛、杭州的城市新名片,崭新的现代化形象深入人心。

可以想象到,未来各地人从东营高铁站出来,沿着中轴线望去,看到的是一个以东城为整体形象的东营。东城可期,东营便可期。

见过世面的人或许不会啧啧称赞,但至少不会是一脸嫌弃和不屑。

更直白一些来说,成为这座城市的脸面,这便是这条中轴线的最大意义。